臨近年底,從生產方面看,前期南方地區持續陰雨天氣造成收割進度慢于往年同期。但接近元旦,稻米市場又出現了新一輪的利好因素,多種因素制約下,稻米價格的走勢將出現更多新的局面。
一、臨近元旦,市場利好因素增加
截至11月25日,湖北、安徽等14個主產區各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中晚秈稻1622萬噸,同比減少50萬噸。市面上糧源充足,新糧基本上市完畢,前期中晚秈稻上市以來大米行情一直較為低迷,大米價格和稻谷價格存在倒掛現象,大米加工企業加工利潤較低,收購積極性不高,新糧收購以滿足生產經營為主。但時間進入12月中下旬,元旦小長假即將開啟,大米尤其是優質品種大米銷量短期內存在上漲空間。另一方面,在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較強支撐下,預計在政策執行期內,普通中晚秈稻價格下降的空間也較為有限。
二、產區收割進度低于去年,農民忙烘干晚稻
今年入冬以來,湖南、江西地區陰雨天氣持續,多雨天氣正好趕上了晚稻收割的季節,使當地晚稻收割進度慢于往年。當地正積極組織對晚稻進行烘干,以保證質量。本周一湖南的連續陰雨天氣才暫時有所好轉,但氣溫仍舊偏低,今后一段時間是否存在陰雨天氣,仍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三、國內需求平淡臨儲拍賣遇冷
12月8日,國家臨時存儲早秈稻競價交易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順利舉行,但陳稻拍賣的成交量和成交率卻較低,除湖南地區有成交,其他各省均流拍。四季度以來的陳稻拍賣低成交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當前稻米市場對稻谷需求的疲軟,對陳稻的需求更加低迷。新季稻米的上市對市場的影響較為顯著,稻谷品種由于對新陳品種需求較為敏感,在市場供應較為充足的情況下,新稻對于市場主體的吸引力將更大。
四、大米出口國增加大米出口數量
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12月份供需報告顯示,2015/16年度泰國大米產量預計為1640萬噸,上年為1875萬噸。大米出口量預計為1000萬噸,上年為900萬噸。大米期末庫存預計為497萬噸,上年為1007萬噸。2015/16年度越南大米產量預計為2820萬噸,上年為2807萬噸。大米出口量預計為710萬噸,上年為630萬噸。大米期末庫存預計為67萬噸,上年為117萬噸。
越南和泰國是我國進口大米的主要輸入國家,從報告數據可以看出,該兩國今年以及明年將增加大米出口量,以上僅僅是官方數據,實際走私大米的數量會比這些數據更多一些。國內庫存充足的情況下,國外低價大米進口,將加大國內稻米市場的價格競爭,形成新一輪的稻米價格拉鋸及供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