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糧食安全是國家戰略問題,放在首位并不奇怪。
“這里有兩個背景。一是,近十年來,一號文件連續聚焦農業,不管是興修農田水利還是提高農業科技,都是為了確保糧食安全、增加供給這一目標。可以說,糧食安全是壓倒一切的要務。二是,近年來糧食進口數量越來越多,以大豆為例,大豆進口已達6000萬噸,是國產大豆數量三倍,早已突破了自給率15%的底線。糧食安全問題面臨威脅。”
鄭風田認為,此次會議在糧食安全方面有兩大核心內容,也是其中亮點。
其一,會議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鄭風田說,強調口糧的絕對安全,這在以往的文件中很少提及,以往都是籠統說主要糧食作物。“其實我國口糧主要是小麥和水稻,但現在種植這兩種作物農民是最不賺錢的,因此不少人改種經濟價值更高的農作物,這就影響了口糧安全。”
其二,“堅持數量質量并重,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產源頭治理和產銷全程監管。注重永續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節水農業、循環農業。”
在業內看來,這一條針對的是過去粗放式發展農業的陋習。一直以來,國內農業生產面臨化肥農藥等各種污染,不僅危及糧食質量安全,也對水資源和土壤等造成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
鄭風田說,上述兩大核心內容,以往在中央文件中很少提及,而此次卻重點突出,這表明決策者在糧食工作方面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重點地展開。下一步預計在這兩方面會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強化。